我曾經被普通班老師質疑為什麼上課使用課外補充教材,沒有按照正常化教學上課本及進度,很好笑吧!國中資源班的特教老師往往很尷尬,按照制度我們得要照著考試的課程進度走,但特教專業教我們得根據學生能力調整教材的量及難易度,只要是對學生吸收有幫助的素材我會採用,並不侷限在課本,所以我當時備課資源班英文就找了一些英文雜誌搭配圖表講解文法,有時學生就秒懂了;但有的老師不這麼認為,她覺得我們的學生連課本都聽不懂了,更何況是課外補充?這就大大誤解了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力了,學習障礙的理解能力只要用對方法,也是能聽懂的,但可惜在普通班一樣米得養百樣人,誰管你吸不吸收啊?聽不懂的就是有障礙......
今天得空讀了溫美玉老師的書,有相同觀點的文章看起來就是舒暢!光是教注音教寫作,溫老師也建議老師教學不要侷限在課本,促進學生天馬行空的創造力,閱讀寫作的表達可以是表演、圖畫及文字等,但到了國中,可能普通班老師大概會覺得創造力是什麼?能促進考試成績嗎?常常看到特殊生寫作文時,想了一小時結果寫一行,我看得出他很努力想表達,但腦袋裡就是沒有詞彙可以寫、或是寫不出來,一方面或許是家裡不在意或太常使用3C,但更讓我覺得難過的是,如果國小老師願意好好引導他,他還會是現在這樣的程度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