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偶然在beclass看到這個研習,覺得與自己專業相關,於是就報名參加~
Creative Arts& Music(藝術) Theropy
※治療師開頭就給與會的大家一個很好的提醒:
並不是拿著樂器敲敲打打就叫做音樂治療喔! 😝
※心理治療理論:包含身體、心理、社會、認知......包含層面很廣。
※Arts藝術:
這是一種人類內在本能性的創造力,只是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都忘了曾有的創造能力。
※當一個人認知上OK,但情感上產生內心的衝突,就導致情緒困擾。
◎例子一:5歲產生分離焦慮→不只看表層的生活經驗→須回推到BABY最原始的互動出現困難;協助從創作當中覺知自己的內在情緒,並改變想法。
通常楊治療師會提供個案一個空間,提供各種素材媒材,但怎麼開啟及使用的主控權,卻是交給個案本身,有時候在旁邊靜靜地等待,有時候則會跟句看到個案的情緒、感覺、藉由即興的鋼琴伴奏來引導個案宣洩情緒或主動開口,這過程有時很漫長,但治療師希望引導個案自主的抒發,而不是受到她的引導。
6歲前看家庭為主;6歲後看學校、家庭、社會等面向~
※情緒的起源:
個體本身→個體與媽媽兩人→第三者出現的變化→思想愈趨複雜化。
※創造力與精神分析理論:Freud原慾→昇華; Kramer自戀/自我滿足&克服孤獨; Jung; Anthony Stor←都是很熟悉的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。
※創造力與心理學:
現實存在的所有物品,之於心靈,都有一個象徵地位。任何事情發生都有其意義。
※音樂的母性象徵: Mothering as a emotion container.
小時經驗(早期關係)→長大重複沒有安全感的關係
※創造力與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:
心跳heartbeat / 節奏rhythm / 撫慰soothing / 旋律melody / 涵容containing / 音樂結構structure
※潛在的基因+特質也有其部分影響。
◎例子二:拒學
◎例子三:ASD
(治療師有提醒個案涉及個人隱私,不能公開上傳照片或詳細內容,但可作為專業人員之參考)
※想一想:
◎探究行為/身體背後的「原因」。
◎找出情緒的根源
(治療師的聯絡方式)